行至川渝

  1. 前言

前言

早就离开川渝了,一直没有写,耽搁的时间蛮长的。借口如下:太累了,休息时间少,赶路需要抽出一整天时间,酒店没桌子……
在我的感觉中,巴渝可以视作一个文化整体,那正好就一起回忆下,同时构想下来日的印象回。

国道路边

在九寨沟到成都的很大一片区域是藏族自治区,车开到路边有个集市,卖衣服,烤肉串,骑马,观景台远眺。

牦牛肉一元一串,并不是想象中劲道的感觉,嚼起来还是很嫩的吧?我记不起来了,反正肯定没有嚼不烂。

后来路上拍了张白牦牛的图片,我想应该是牦牛吧。

之后又经过了羌族自治区,有一片羌族古城,还有穿着羌族传统服饰的老奶奶向我们推销梨。赶路匆忙,或者可能实在太累了,没有停留转一转。

(原谅我写的跟流水账一样,赶了一天路,夜里强睁着干涩的眼睛回忆不是那么舒服,细节不能尽情描摹出来)

值得说的是,无论是藏族还是羌族人民都温和热情,他们大多不善言辞但是对待外人是充满善意的,最近忽然网络上多出一堆挑起民族对立的人,言论真是让人看了火冒三丈。他们以汉人自诩,我羞于与之为伍。宏观上讲中国应当只有一个民族,那就是华夏民族,这个大民族下所有人都是兄弟,任何将自己族类凌驾其他民族之上或者煽动民族对立的人其心可诛。

都江堰

都江堰市比都江堰本身留给我的印象更深。

都江堰市包含了青城山和都江堰两个景点,观光标语是“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很有味道。

都江堰市夜晚非常热闹,沿着河两岸有一整条街都是饭店,主要是海鲜、烧烤,成群大老爷们边吃菜边哈啤酒,每个酒店自带音响,捧起话筒就能唱,喧闹得震天响。

都江堰小吃街很晚也不停业,主要的摊位有钵钵鸡(一元一串的钵钵鸡~非常洗脑),臭豆腐(真是欣赏不来这个味道,偏偏哪里都有),关东煮,黄金玉米饼,烤牛羊等等,回忆不完。

爱丽丝,我终于尝到了你心心念念的关东煮,如果真的是冬天吃的话应该会很好吃吧。

即使旅游业发达,本地物价是合理乃至偏低的水平。

在网上有介绍当地饭馆怎么强买强卖,但我没吃过亏,所以感受下来甚至觉得体验非常不错。都江堰市是我逛过的地方里最具市井特色的。

单论景点,都江堰没什么好看的。

成都

到西安时,心想,主要城市大概就这样吧。成都刷新了我对发达城市的认知。

在我没有见到更多更发达城市之前,我愿意用奢华来形容成都。对于我所居住的三线开外城市,成都就是高度现代化的庞然巨物,林立的高楼,人行天桥交错的商场,还有从地下商店下到停车场再下到地铁站,还有地下通道同时也是商业街,走得人眼花缭乱。

我说的是春熙路,春熙路非常热闹。

成都太古里是闻名的购物中心,充斥着各类对我来说可望而不可及的商品,在这里我头一次激起对金钱无比的渴求,我的每一滴血液都开始呼唤着财富的到来,对金钱忽然有了近乎恨意的崇拜、向往、渴求、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的欲望,对每一件商品没有美的欣赏只有占有的渴望。

我发了疯着了魔似的在街道间穿行,内心涌起一阵阵苦楚。无论怎样也好——我心里大概这样想,无论怎样也好,我渴望财富,我渴望经济自由,我渴望拥有一切。

意志被欲望抽干。

从春熙路回去,正好经过毛主席雕像,心里涌起更复杂的情绪,无法消解,现在回想,只有悲伤。


来到四川,就算象征性的也要去熊猫繁殖基地看看。因为当地对熊猫形象的宣传实在是有点过头,这更给我一种用吉祥物和蹩脚的旅游业给人笨拙的印象掩盖城市高度现代化的现实。

来的时候,天热,熊猫都在室内睡觉,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月亮产房两个几个月大的宝宝熊猫滚来滚去,确实get到了萌点。

貌似没去别的景点了。

重庆

困了困了,撑不住了,来日再写。

川菜

无比熟悉,就是学校里的菜,高中到大学已经吃习惯了。

来到本地重庆小面馆,点一份干馏豌杂面有种亲切感,我在学校里沉默的日子里它很长一段时间是我的陪伴。

火锅莫名其妙吃了一次,九宫格,微微辣,两百多,总共三肉两素,吃完一整天肚子火热。

方言

四川话说快了是有点听不懂,但大体还是能理解的。走在街上身边人都在说四川话,莫名喜感。


此方悬停
相册 小说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