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昨天就想说,到河南总有一种熟悉的归属感,没有在陌生城市的不安,这很大程度源于邯郸与河南风俗文化口音的极度相似。我在网上也默认自己是河南口音。
尽管昨天凌晨还在看黄河,到开封也只是9点左右。听说清明上河园晚上更好看,我们就把车停了,沿着汴河南行先去散落的景点。
刚到开封就看见新奇的地方,那就是共享电动车,这东西我在北京都没看着过,真是头一次见。并且很普遍,大街上到处是骑的。很快,电都是满的,没多贵,头盔不知道怎么拿出来,大体没发现什么缺点。
路上遇到晨练、钓鱼、老年聚众大合唱。
我猛然想起燕云十六声里的开封来,游戏制作组没有在这里取材我是不信的。
沿着河的小路并不好走,但汴河是清澈又好看的。岸边几乎一路都有古风的亭子等建筑,无论新旧,确实能将人拉到一千多年前的汴京。
从包公祠坐游船跨过包公湖到开封府。开封府占地不小,也很有看头。里面有什么我竟记不起来了(翻照片没翻到,难道一张没拍?),只记得是仿制古建筑,摆满仿制文物,有意思的是关犯人的房间还原出来,着实狭小。再有就是一座楼,登高望远,景色很好。
河南的炎热程度不遑多让,假若越往南越热,到了武汉我怕不是要融成水儿。
开封一笼灌汤包能卖18块。来开封路上吃了一笼酱肉小笼包,一个一块(一笼十个10块),我以为已经是漫天要价,没想到还有高手,更小、更贵、更让你吃一堑长一智。这会让我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尝试地方特色。
胡辣汤5块一碗,肉很实在,味道够劲,劲得我没喝完。巨大的差别出现在同一个店里,只能猜想灌汤包这个价格是协商后的结果。当然,要是灌汤包真的就这么贵或者只有这里这么贵,那可真让我吃到了。
可终于让我用上河南好吃魔法了。
夜晚的清明上河园简直是个巨大的灯展。当然,活动演出项目非常能值回票价,你能很容易意识到演出方很用心很专业地编排节目,当然,演出也很成功。
没有刻意看演出时间,但还是撞到了两场演出,一场是打铁花,一场是岳飞抗金大捷。无论多少次看打铁花,都会被喷薄的、炫丽辉煌的生命力折服。
这场演出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演出,幕布投影与现场虚实结合,编剧用心又下功夫,诸如爆炸和灯光设计搞出的动静大得吓人。这两场演出我认为是值回票价的。
清明上河园里有一座显眼的楼,由于太过神似,一见到它我就脱口而出:“樊楼!”
然而并不是。
很想爬上去看看,也许是过了开放时间,保安挥挥手把我们赶走了。
说到燕云,拿地图对比了一下,差别还是很大的,不过在地图上看到例如角门里之类的地名,会有仿佛遇到故人的惊喜感。
河南的城市与邯郸及其乡镇的面貌别无二致。这也是令人注意的地方,我认为郑州更现代化一些,而开封紧邻着旅游场所的地方看起来更像是下辖乡镇。尽管知道这样的景象哪里都不少见,但刚拐出繁华的、灯火鱼龙的旅游园区就看到泥墙石瓦堆起的小院子,就好像跌入另一个世界,衣着朴素的本地人默默注视着对岸的喧嚣,也会朗声为路过旅客指路。只是世界不在那半边。
照片太多,总想多放些。
在清明上河园一直逛到景区大面积关灯,依旧觉得有很大一部分没看完。实际上这些都是昨天的事了,今天已经去了嵩山少林寺,我写日志因为第一天推迟的缘故,导致后面都错开一天,写的是昨天而不是当天的事情。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离开开封,回想起来,无论是游戏中还是现实,开封带给我的始终是对那个素未谋面的时代的留恋。
此方悬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