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与投资心理学笔记

参考书籍:《行为金融与投资心理学》

心理学在投资中的应用与认知错误分析

一、认知错误与投资行为

1. 认知曲线的非对称性

  • 盈利与亏损的认知曲线:人对盈利和亏损的感知并非线性,心理影响导致投资决策偏离理性。

2. 过度自信

  • 定义:包括知识错觉(认为信息能改变事件概率)、控制错觉(认为个人参与能改变结果)和网上交易(频繁交易导致过度自信)。
  • 表现:倾向于冒险,易遭受不良后果。
  • 影响:增加投资失误概率。

3. 处置效应

  • 定义:为避免懊悔和追求自豪,投资者倾向于过早卖出盈利股票,但对亏损股票不及时止损。
  • 对个人影响:侵蚀财富。
  • 对市场影响:抑制股价上涨,对公司负面消息反应不足。
  • 克服方法:增加持股数量以削弱处置效应。

4. 价格参考点

  • 定义:选择不同的价格参考点(如买入价)会影响投资者的心理判断。
  • 现象
    1. 过早撤出,错失盈利机会。
    2. 等待价格回涨,导致被套牢。
  • 建议:关注市场趋势,避免仅以买入价为参考。

5. 赌资效应与风险回避效应

  • 赌资效应:获得利益后愿意承担更大风险,可能导致价格泡沫。
  • 风险回避效应:亏损后不愿承担新风险,可能导致股价过度下跌。
  • 市场影响:价格泡沫或泡沫破灭后的过度下跌。
  • 应对措施
    • 将盈利及时转移到稳定资产。
    • 小额投资高风险资产,大额投资低风险资产。
    • 分批建仓以降低风险。

6. 翻本效应

  • 定义:在重大亏损后,尝试通过更大风险弥补损失,但成功概率较低。
  • 特点:影响强于风险回避效应,易导致更大损失。
  • 建议:避免盲目追高风险投资。

7. 现状偏差效应

  • 定义:投资者因回避放弃股票的懊悔心理,倾向于继续持有亏损股票。
  • 表现:高估股票价值,拒绝止损。

8. 认知失谐

  • 定义:投资者倾向于认可自己的决定,导致高估未来收益。
  • 表现
    • 不进行风险回避。
    • 持有亏损股票而卖出共同基金。

9. 决策框架

  • 影响:不同框架(分析型或直觉型)影响风险与收益的判断。
  • 特点
    • 长期:分析型决策占优。
    • 短期:直觉型决策更迅速,抗压能力强。
    • 倾向于回避极端情况。
  • 建议:根据投资周期选择适合的决策框架。

10. 心理预算

  • 定义:人们厌恶负债,倾向于提前支付费用,滞后获取酬劳。
  • 建议:最大化财富需考虑时间成本,优先获取财富,延迟支付费用。

11. 沉没成本效应

  • 定义:亏损的痛苦和负面影响随时间减弱。
  • 影响:可能导致投资者继续持有无回报资产。

12. 心理会计

  • 定义:投资者倾向于孤立看待每个投资账户,忽视整体投资组合。
  • 影响
    • 高估股市风险。
    • 忽视股市与劳动收入、房价风险的低相关性。
    • 降低对股票市场的投资意愿。
  • 建议:采用整体投资组合视角,优化资产配置。

13. 代表性偏差

  • 定义:误认为近期结果代表未来趋势。
  • 影响:导致错误预测和投资决策。

14. 熟悉偏差

  • 定义:因陌生感或缺乏信任,投资者偏向投资本土、知名企业或易理解的股票。
  • 影响:限制投资多样性,增加风险。

15. 情绪影响

  • 特点:个人情绪和市场情绪(如对金融报告的负面反应)显著影响投资决策和股价波动。
  • 建议:保持理性,警惕情绪干扰。

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 核心原则
    1. 分散化投资:降低风险,提高盈利概率。
    2. 选择有效前沿:在给定风险水平下选择预期回报最高的投资组合。
    3. 加强账户相关性:综合考虑各投资账户。
  • 问题
    • 心理会计导致投资者简化分散化投资,平均分配资金而非优化权重。
    • 保守投资不符合分散化要求,需考虑债券、国际股及待回升板块。

三、投资经验与建议

  1. 风险管理优先:比追求收益更重要。
  2. 克服心理因素
    • 保持理性,利用大众心理趋势,同时警惕过度自信。
  3. 分散化投资
    • 优于单一股票投资,降低风险,削弱处置效应。
    • 推荐持股数量:5-15支,资金充足时控制在10-15支,平衡收益与风险。
  4. 避免股票回购
    • 原因:回购通常涉及近期表现强劲的高波动盈利股,风险较高。
  5. 长期持股优于频繁交易
    • 解决处置效应与长期持股冲突
      • 多元化组合:投资多领域模块,进行风险对冲。
      • 动态再平衡:调整组合比例,卖出超配资产,买入低配资产。
      • 止盈止损:止盈线上部分套现,止损线下减仓至低风险,分批加仓。
  6. 资产相关性
    • 股票与债券负相关,经济衰退期轮动策略占优。
    • 注意信息掌握、风险和轮动成本。
  7. 警惕低价股票:可能是投资骗局。
  8. 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足时,选择符合个人标准的股票。

四、总结

  • 核心理念:投资需克服心理偏差,保持理性,注重风险管理。
  • 关键策略
    • 分散化投资,优化组合配置。
    • 长期持股,动态调整,合理止盈止损。
    • 利用市场趋势,警惕过度自信和情绪干扰。
  • 适用性:无论资金多少,长期持有和多元化投资均适用

此方悬停
相册 小说 Ai